历史散文|寻梦之旅(中)
作者 崔洪国
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。纵观历史,过客成了过往,殉道者成了烟云,《易经》遇见孔子的机缘再没有过之二,无数的思想成了历史风烟俱净中的微尘,而《易经》和孔子,如本文开篇所言,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,成了人类文明银河无数群星中最耀眼夺目的星辰,如今都在闪烁着永不褪色的灿烂光芒。
(相关资料图)
——题记
(二)传经布道的路道阻且长
当然了,理想虽然很丰满,现实总是很骨干。孔子一生经历的曲折与他的身世和所处时代是休戚相关的,正是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他自身成为传奇,让他的精神成为传承,也让他的思想成为不朽,孔子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群星闪耀中最亮的北斗。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。相传商朝末期“三仁”之一的微子就是孔子的远祖,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沦为游士阶层了。传到孔子父亲孔叔梁的时候因为有勇有谋,在诸侯争霸中立下不少战功,被封为邹邑大夫,又转为世袭贵族。叔梁在孔子三岁时去世,随后,孔子跟随母亲回到了曲阜卜居城内,母亲一直也没有把孔子父亲的显赫和孔子祖先的背景告诉孔子。孔子的童年没有享受到贵族的生活,与母亲相依为命,过着布衣平民的生活。
据史书记载,孔子母亲家以给人办祭祀之礼仪为职业,孔子从小受环境熏陶和这些礼仪的耳濡目染,礼仪之节对他影响甚大,有的在他心中扎了根。《史记》中说:“孔子为儿嬉戏,常陈俎豆,设礼容。”孔子说自己“十五而志于学”,其实学的还是一些祭祀之礼,为的是能够胜任相传的职业。这是孔子最早接触的礼教,也是他后来礼教思想的萌芽。这个时候他所亲历的一切,还只是一种他所处的那个阶层的职业规范和见闻,还没有上升到思想、哲学的高度,还没有成为他传道授业的内生力量,他的思想还处在积势阶段,那时的他还默默无闻,他的想法还鲜为人知。
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,他的母亲去世了。他从母亲的邻居知道了自己父亲及其显赫家世的背景。明了真相后,孔子的内心无法再安于现状的困窘生活了,父亲是大夫,大夫是世袭制的。在注重孝道的鲁国,按照“生同室,死同穴”的规矩,母亲去世后理应和父亲葬在一起。于是,孔子毅然作出了一个影响其以后人生走向的重大抉择,他将自己的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,也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世袭大夫的后代。虽然没有得到世袭的土地与权利,但毕竟得到了贵族的名分。
世袭制使孔子实现了由一个平民到贵族的华丽转身,他认为礼教是好的,他感到自己是封建礼教的受益者。他开始尝试用这种世袭来的身份开启自己新的人生。但现实并非如他所愿,当时的季氏家“飨士”,即那个时代的贵族招待游士的宴饮,贵族借此招揽和笼络人心。孔子腰里系了一根麻袋前往,不料被拒之门外,还被季氏家臣冷嘲热讽了一顿,那意思大致是说:“我们请的是游士,哪敢请您这样的人!”此时的孔子真正感到了世风不古和世道炎凉。他默默吞下了受的委屈,开始发奋自学贵族们必须掌握的“六艺”,并且四处遍访名师求教。通过努力,不但精通了六艺,而且精读六经,学识渊博,也逐渐有了名气,在贵族中有了一定的身份。从这个时候起,他开始和社会上的游士一样,开始广收门徒,宣扬自己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。
但是孔子传经布道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。他先是被鲁国的贵族季氏家族任用,做过司库房的职员“委吏”和管牧畜的牧官“乘田”。后来,在鲁国内部的纷争中,孔子受到影响,离开季氏家族去了齐国,在齐国得不到重用,无用武之地,又回到了鲁国。直到公元前501年,鲁定公起用孔子整顿鲁国秩序,孔子做了鲁国的中都宰,经过几次提升,最后官至大司寇,成为鲁国最高司法长官。因为期间提出削弱贵族势力的主张,受到贵族排挤,不得以离开鲁国。“斥乎齐,逐乎宋、卫,困于陈蔡之间”,四处碰壁。先后流浪十四年,在68岁那一年在弟子子冉的帮助下再次回到鲁国,此时的他虽初心不改,但也已是壮士暮年了。
孔子相信自己坚持和追求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,他想通过健全礼教来巩固自己的贵族地位,建功立业,辅佐朝政。然而在那个礼乐接近沦丧的时代,他的思想显然是与他所处的环境是格格不入的,没有人相信,也没有人愿意把他的那套理论奉为圭臬,那经历的那个时代已经逐渐离他远去了,而需要用他的思想来经天纬地的时代还没有到来,等到那个独尊儒术的时代到来的时候,民族的大一统已经完成,三纲五常已经成为必然选项,那时,孔子和他的思想也已经成为一个集合和国学了,那是后话。
崔洪国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省作协会员。
壹点号风过林梢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