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□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郑世伟最近,为了“吃”这件事,泰安动作频频。不仅在北京发布“泰好吃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,现场推介特色农产品,还举办了2023中国(山东)团餐食材博览会暨现代食品产业博览会·2023第五届中国农业创富大会,吸引了全国团餐行业前300强企业及近万家社会餐饮企业、食品生产企业到会采购、观展,展会总成交额603.83亿元。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突然研究起了“吃”,尤其是农产品食品,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考量?“民以食为天”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餐饮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、享受型消费转变,更倾向于健康食品、特色食品,“泰好吃”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泰安群众的口味偏好,更可以让其他区域消费者品尝特产感知特色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“吃”不仅能满足消费,更能带动发展。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,现代食品产业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坐拥资源禀赋优、产业基础好等优势,做大做好“吃”这篇文章更是应有之义。发展食品产业,不仅能壮大工业实力,还能带动农民增收,推动乡村振兴,对服务业也有促进作用。农产品食品从田间地头“走”上产业链条,我市从农业大市打造为“中央厨房”,这条“泰好吃”之路该如何走?透过最近的“泰好吃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和团餐食材博览会,我们能看到明确的方向。“泰好吃”要立于“农”,立足农业资源、突出本土特色,满足“吃”需求。食品源于一方水土,不同的自然禀赋和农业资源形成独特的物产,同时也蕴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泰安拥有“齐鲁必争汶阳田”,各类农产品丰富充裕,同时,泰山黄精、泰山茶、肥城桃等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标识。立足本土方能突出特色,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,保持自然、绿色、健康,挖掘历史文化内涵、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,才能把“吃”变成元素符号,成为发展突破口。“泰好吃”要兴于“产”,推动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融合“好”产业。要做好产业融合,坚持以工业化、链条式思维抓农业,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餐桌,要贯通生产、加工、销售,做大做强加工流通业,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,提升净菜、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,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,把“小买卖”做成“大产业”。“泰好吃”要成于“品”,不断提高品质、打造品牌,擦亮“泰”招牌。品牌是高端化、个性化消费的首选,是提高市场号召力的重要抓手。近年来,柳州螺蛳粉、重庆涪陵榨菜等农产品品牌数量快速增长,品牌效益显著提升,但我们多而不精、大而不强仍是发展瓶颈。必须整合区域资源优势,发挥品牌的集聚效应,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,从“小而散”向“大而强”转变,实现由“卖原料”向“卖品牌”转变。我市拥有国家级知名农产品品牌3个、省级46个、市级97个,与泰山文化融合打造的“泰好吃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不仅仅是泰安农产品的名片,更有望成为泰安的“金字招牌”。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生长期,从农产品到“泰好吃”,同样也需要长期努力,要胸怀乡村振兴,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,让消费者在一声声“太好吃”的赞叹中,不断做大做强“泰好吃”品牌。